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

“科普大V”郑永春:播下科学的星星之火

发稿时间:2018-06-29 00:20 来源:未知 【 字体:

“科普大V”郑永春:播下科学的星星之火

发布日期:2018年06月25日 来源 : 科技日报 字体: 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

 

  研究月球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的“老本行”,专业之余,他是播下科学知识“星星之火”的人。卡尔·萨根是著名的行星科学家和科普作家,以其名字命名的卡尔·萨根奖主要授予那些在公众传播方面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。2016年郑永春成为首获此奖的中国人,随之他从原来默默无闻的科普写手变身“科普大V”。“我还是原来的自己,只不过做科普这件事的机会更多了。”他说。

 


  读研前,郑永春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科学思维、科学方法、科学精神。直到研究生导师让他解决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,一切要凭证据说话,那时他才开始理解科学。


  “用证据来说话,那是一种科学精神。”郑永春说,科学上没有权威,言必有据,至于是谁说的并不重要。相反,不靠证据、盲从权威,则会阻碍科学进步。“科学上的理论、假说,很多并不是绝对正确的,不过是哪个理论有更多的证据支持罢了。”他说。


  科普是科研的附庸品?不,郑永春认为,科普与科研应该“平起平坐”。“科学家和科普人员共同组成一支推动科技创新的‘作战部队’。科学家是‘尖刀排’,在前方冲锋陷阵;科普人员则是‘后方大部队’,负责后勤补给。如果大部队掉队了,科技创新就会像强弩之末。”他说。


  “如今科技迅猛发展,但公众的科学素养的提升却没有同步,这会拖科技创新的后腿。”郑永春说,公民科学素质不高一方面会导致反科学、伪科学等内容泛滥;另一方面会使得一些前沿技术难以推进,增加了隐性社会成本。通过科普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,让尖端成果有机会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发挥作用,“这也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”。


  “现阶段我国的科普工作还主要停留在科学知识的普及层面,这方面目前我们做得也很好,但还需要向公众‘灌输’什么是科学精神、科学思维、科学方法,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。”郑永春说,好的科普可以改变人们看世界的方法和角度,能改变人的“三观”,甚至改变很多人的人生道路。“多数人在生活中没机会接触科学,就缺科普的‘一把火’。”